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

如何善用科學,始終是人的選擇

作者:東臺傳播企編 林品婕

【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】大概是臺灣難得一見的科普節目。在八集的影片中,我們透過既有的社會事件,省思其中的科學爭議;我們也以科學為基礎,探究其對社會帶來的影響。科學(Science)與社會(Society)有如英文的字首「S」,兩者相互倒映,實為一體兩面。
我主要參與的集數為「大數據的兩面刃」。相較於其他主題的爭議性與社會關注程度,我總戲稱這集其實是八集裡面最「軟」的一塊。然而,這樣竊喜的心態並沒有持續太久。在蒐集愈多資料、與更多專家學者聊完之後,我才驚覺事有蹊蹺。不同於 RCA、六輕、禽流感、高雄氣爆……等,大數據並不是在講述某件「已發生」重大社會事件,而是在提醒民眾:我們的日常生活早已被資訊科技滲透,我們依賴它、信任它,並毫無保留地雙手奉上我們的個人資料。我們不知道這些資料會去哪裡、被誰使用,更可怕的是,我們甚至不覺得這有什麼危險。
大數據,就像60年代的石化產業,人們對它帶來的機會與進步趨之若鶩,卻在追求更便利的生活、發展更具智慧的電腦時,忽略了它潛在的危機。人類已經為石化產業的後遺症,付出相當大的代價,沒有人會希望下一個50年,我們得要另外承受資訊產業帶來的衝擊,相信到時候不會只是關於環境與健康,而是攸關個資、監控,甚至是個人意識。由衷希望透過這集節目,能讓人們在使用網路時有所警覺。唯有「有意識」,方能在資訊社會中保護自己。

「數據本身並不會害人,人才會。」是我參與大數據這集最大的感想,若與【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】系列節目相呼應,則為「科學本身並不會害人,而是人們如何使用它」。我們不讚頌科學的功、不斥責科技的過,而是希望在面對新科學或新科技時,能以史為鏡、評估選擇、謹慎使用,唯有持續省思,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