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

當STS遇上科普傳播:走出實驗室的科學樣貌

作者: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杜文苓教授


    三年前在偶然的機會中STS社群與科普傳播專業接上了線,雙方憑著製作出傳達STS觀點的科普影片的美好想像,展開密切的合作,完全沒有預料到後續可能遇到的挑戰與困難,以及克服重重障礙後開花結果的喜悅。

    在前期密集會議的討論下,我們挑選了包括RCA、六輕、廢五金、高雄氣爆、離岸風機、大數據、禽流感等七個題目,探討科學與科技在這些社會爭議下的角色,並在詳閱提供腳本審查的委員意見下,決定將首集作為串連與強調七個主題節目的概念總綱,探討公民擁抱新科學所應具備的視角。

    老實說,這個系列影集的製作,對於STS社群的我們以及專業製播團隊東臺公司,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。製作人與導演在過程中不斷告訴我們,他們從來沒有做過這麼「困難」的科普影片,因為以前的科普都有「確定性」的科學知識傳遞,而跟我們的討論則需要考量許多科學、科技背後隱藏的各種爭議,挑戰他們對於科學的認識,開會需要有「轉換腦袋」的準備。製播團隊這個過程跟我們這個學術計畫團隊磨合甚久,腳本的撰寫到影片製作的敘述更動,對於各自專業有挑剔要求的雙方來來回回,跨越種種知識轉譯的阻礙。到節目製作執行後期,計畫團隊佩服製播單位畫面說故事能耐,製播單位則盛讚計畫團隊可跨行編劇的潛力。不同領域與認知間的競爭搓揉,常使我們開起會來欲罷不能,激烈討論中常碰撞出新的發想,挑戰原本的敘事框架設定。分屬不同專業領域的團隊成員(STS社群中分屬不同專業的教授們與製播團隊),能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過程中相互補位,為完成這八集影片卯足全力,點點滴滴的討論,應該足以寫成好幾本研究論文。

    製作這樣具有社會爭議(且許多具時事性)的影片,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幾乎每一集製作都會遇到來自各方不同的關切,挑戰我們傳播製作「客觀中立」的立場。也因為許多社會爭議還有訴訟、政策評估等過程,法律、行政與科學的攻防、輿論的詮釋、甚至製作單位擔心被告等,需要好多的溝通再溝通,以及各方心理建設的過程。這個系列影集在製作過程,進過工廠、農地、警察局、法庭等,走出實驗室的科普影片製作所遇到的各種社會溝通震撼,超越了STS理論層次中刀光劍影的比劃,具體而微的呈現在風險、災難仍難以緩解的日常。跟各方溝通中所獲得的成長與省思,也成為我們製作這一系列科普影集的特別註腳。

    當然,作為這個計畫的爐主,也額外學習到科技部與學校做「產學合作」各種嚇人的合約行政事宜,繁瑣的行政程序加上複雜難以預測的製作難題,擔任監督製播單位的校方,要符合各項「法規」要求才能與廠商不違法的開展合作關係,接受年年來自科技部的經費審查,也要承受各種合約更動的風險,種種規範迫使計畫主持人成為夾心餅乾,必須花費大量心力統合相關行政協調,也莫怪乎助理在短期間就被磨成行政達人。雖然箇中苦楚不少,但非常感謝政大行政同仁們與科技部承辦人的第一線協助,打開層層枷鎖,使計畫得以推動。


    影片製作背後的酸甜苦辣,在沒完成所有集數製作的當下仍是進行式。但很誠摯地邀請大家觀看這一系列走出實驗室的科普影片,與我們一起思考與討論科學在社會爭議中的貢獻與侷限,透過更多元的科學觀點辯證,可以更為全面的認識科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